close

金鐘獎最佳導演----黃以功

                                                      整理 / 劉正庸

戲劇乃興之所趨

黃以功導演,1945年8月6日生,江蘇灌雲人,著名舞臺劇、電影、電視劇導演。1949年隨父母來臺抵高雄鳳山,半年後遷居臺北,就讀長安國小。在貧困的幼年生活中,與基督教結緣,成為虔誠的信徒。1957年考取成淵中學初中部,與高中部合辦《成淵青年》和《清流》雜誌。1960年就讀強恕高中,擔任校刊《強恕青年》主編,並創辦《鹿苑》雜誌,高二時以自編自導廣播劇《第二代》,獲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特別獎,此時的黃導演已漸露頭角。1963年保送陸軍軍官學校,入學後發覺與志趣不合,翌年重考,成為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第二屆學生,主修編劇。大三時(1967年),向系主任李曼瑰爭取與大四一同畢業公演,於《李爾王》中擔任坎特伯爵一角,並一手包辦劇場大小事務。

基督團契開啟導演大門

1969年畢業後,擔任臺中大明中學美術老師,受張曉風之邀,擔任《畫》劇導演。1970年,因受到《畫》劇演出成功的鼓舞,與張曉風、林治平伉儷籌組「基督教藝術團契」,期望集合志同道合的青年,藉由藝術吸引更多人認識宗教信仰的真諦。自1970年開始,便於業餘時義務為「基督教藝術團契」導演所有公演劇作,計有:《無比的愛》、《第五牆》、《武陵人》、《和氏璧》、《第三害》、《嚴子與妻》、《位子》等七齣。在「基督教藝術團契」時期,也將工作觸角延伸至電影電視領域,多頭並進:1970年與姚孝玉結婚後,在臺北星期劇院擔任電影《暗室之後》的戲劇指導,再於光啟社擔任電影部導演,拍攝閩南語劇《金十字架》和《孤女的願望》。1971年進入臺灣電視公司,擔任場務工作,翌年升為現場指導,1975年升為導播,作品有綜藝節目《銀河璇宮》中的短劇單元《小人物狂想曲》、戲劇節目《伐紂》等。1975年春,導演李曼瑰生前最後一部舞臺劇《瑤池仙夢》;年底導演姚一葦劇作《碾玉觀音》。1976年應中國戲劇藝術中心之邀,導演李曼瑰劇作《大漢復興曲》,慶祝李曼瑰七十冥誕。1977年6月,為耕莘實驗劇團導演辛約翰劇作《海葬》及王禎和劇作《望你早歸》,同年並有電視作品《臺視劇場》。1978年應菲律賓華僑藝術團體之邀,擔任《中華魂》歌劇導演。

人生的肯定

在電視臺工作期間,曾導過的連續劇如:《秋水長天》、《海角天涯》、《楊貴妃》、《天長地久》、《花落春猶在》(又稱《臺北的天空》)、《一千個春天》、《玉卿嫂》、郭小莊國劇《王魁負桂英》、楊麗花歌仔戲《巡按與大盜》等;其中《秋水長天》一劇獲頒1981年金鐘獎最佳導演獎等五大獎。此外,1982年8月曾接任白先勇舞臺劇作《遊園驚夢》的導演工作,其後近十年,未有舞臺劇導演作品。

回饋母校、再攀高峯

1985年10月6日黃以功導演率工作團隊回母校強恕高中拍攝教學及訓導活動紀錄片,並在華視播出。1991年5月,為高雄市第十屆文藝季暨慶祝建國八十年活動,導演英國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劇作《不可兒戲》,1992年再應新象之邀,導演王爾德劇作《溫夫人的扇子》。1995年,為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業公演,改編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劇作《慾望街車》並擔任導演。1997年升任臺視節目部經理,1999年升任臺視戲劇總監。

不是要創造第一,不過希望做個開拓者

黃以功導演曾經為台視創造許多個第一,包括第一個引進單機(ENG)拍攝連續劇、台灣第一個赴美、赴大陸拍攝連續劇、第一個用港星、港導、第一個找鄧麗君、童安格等名歌星拍戲等,但他謙虛的說:「不是要創造第一,不過希望做個開拓者。」他的心願就是做好戲,因此2001年毅然決定在任職台視30年後退休,回到戲劇的園地繼續耕耘,並與友人合資成立「點子號影視公司」,轉赴上海發展。從民國60年到台視任職,從場務開始做起,黃以功導演是道地的台視老兵,為了工作2次吐血、2次住院而無怨無悔,雖然在台視一路爬到節目部經理、戲劇總監,黃以功卻坦承自己「不適合擔任行政職」,只對戲劇有一股傻勁,更期許自己可以讓兩岸的戲劇互相融合、彼此接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shsinfosci 的頭像
    qshsinfosci

    強恕中學部落格

    qshsinfo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