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話」人人會說(下)作 者:劉 墉
再說個故事。
有個人和他太太為了一點小事吵架,要離婚,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買到一條上好的石斑魚
特別打電話到辦公室:「你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打個電話回來,我好下鍋蒸
這石斑魚,多一分鐘少一分鐘都不成。」
那太太想得很好,丈夫出門,她蒸魚,丈夫進門,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時候,才打完電話,說要出門了
就碰上個客戶突然造訪,耽誤了二十分鐘。
「糟了!」送走客戶,丈夫心想
趕緊又撥個電話回家:「對不起,臨時有事,現在才能走。」太太一聽
在那頭跳了起來:「什麼?你還在辦公室?你不知道魚涼了不好吃嗎?
你知道這條石斑魚多少錢嗎?」
丈夫沒多吭氣,匆匆忙忙開車回去,一路想,一路急,加上晚了
餓,胃都急疼了,路上還差點撞了人。
進門沒好氣地說一句:「魚涼了就涼了嘛!熱熱不就得了?」
太太也沒好氣:囂骨「你是沒命吃好魚,以後給你吃涼的。」
兩個人當然「吵翻了」,拉開嗓子吼,把孩子都嚇哭了,一條好好的石斑魚
放在桌上,誰都沒吃,還差點離了婚。你說,他們是會說話嗎?
如果那作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屋的朋友
換個角度說:「別急!別急!魚涼了,微波爐熱一分鐘就成了,開車小心點,我們等你。」
一念之間,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想想壞話怎麼好說,狠話怎麼柔說 就可能有個喜劇的結局。 那一念之間,他毫不考慮地脫口而出,則可能是個悲劇的結尾。 雖然許多人讚美我口才好,但是我從不這麼認為,而且覺得自己年輕的時候總是說錯話。 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還是常把白天說的話想一想,檢討一下 是不是有不妥當,或者「有更好的說話方法」。 正因此,在這本書裡我提出的案例,都是最真實的,發生在大家身邊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裡,常能見到大學問;由那些簡單的話語中,常能觸及心靈的深處。
會說話與不會說話,常在那一念之間。
默想:同樣的一件事常常因為說話的方式、說話的口氣、說話的角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良性溝通,說話的藝術是必修的功課,成功的互動,更少不了相談甚歡的對話。話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來話人人會說,說好話卻是人人必須要學習的本領。
選擇強恕‧無限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