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2.火爆的邊緣性人格異常 需要親友共同扶持

                           文/許聖怡  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護理師

看著現今台灣的電視節目,從「台灣霹靂火」到當紅的「天下第一味」上演著愛恨情仇的劇情

有吸引人的演技,以及情緒張力。或許職業病使然,腦海中,常常出現劇中人物

有的像反社會型人格,有的又像邊緣性人格。看一部連續劇,一點都不輕鬆

腦子也正忙著播放照顧過的人格異常病人的影像。

  人格異常依症狀不同,包含妄想性、強迫性、邊緣性、戲劇性等人格異常。

所謂「人格」就是「個性」上面問題。有時發現身邊的朋友脾氣古怪、個性激烈

患者普遍隱藏於社會的每個角落,其外觀與正常人無異,因此我們往往不知道身邊的人

甚至是自己患有此類疾病,等到門診求助時,常已合併「重度憂鬱症」

或是歷經許多的傷害發生。

邊緣性人格異常,佔人格異常類型的60%,以女性居多,回想曾照顧過的個案

是91年秋天,猶如昨日般鮮明:「門不給我關好,不要怪我把它踢爛…」

這是我們第一次的「爆炸性」接觸。情緒難自控、口語威脅、暴力相向、挑剔、挑釁是她常出現的行為

人際關係高度緊張、打家人、割腕、難以消除的衝動行為,曾用雕刻刀,在我面前直接刺入掌心流血

及用頭撞窗戶、把自己勒到臉部變黑,加上她摔書、摔桌子等行為,我才真正體會邊緣性人格異常的威力。

母子關係、父母的親職行為、被身體虐待,甚至性虐待的童年經驗,手足間衝突,都是形成疾病主要因素。

主要的症狀為:

強烈的情緒:過度敏感、負向情緒、經常表現內心空虛,及無意義的  生活。

衝動行為:違法行為、自傷等。

人際關係緊張:挫折、短暫、黏著而充滿衝突的。

合併短期的精神症狀:如幻覺、妄想等。

Lemma曾提出,對這類個案諮商或治療,不以改變人格為目的,也不在探討童年經驗,

著重在目前的生活適應,將新學習的技巧,應用真實人際情境。在醫療方面,

常使用藥物治療、個別心理治療、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還有家屬治療,都是治療重點。

發現身邊的朋友,有著爆炸性的個性時,伸出我們的手,陪著他一同接受醫師治療,避免造成家庭崩解或社會問題。

 

 

 

 

 

                                               選擇強恕‧無限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shsinfosc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